由中國遺傳學會再生醫學分會主辦,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天津市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獨步吾奇生物醫療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四屆脊髓損傷再生修復研討會,4月12日在長春圓滿落幕。本次學術盛會由國際脊髓損傷研究領域權威專家戴建武研究員發起,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顧銳教授與戴建武研究員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吸引國內數十家科研院所、大學科研人員、研究生及多家臨床單位骨科、神經外科的300余名專家學者。 開幕式上,顧銳教授宣布會議啟幕。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黨委書記杜建時教授與戴建武研究員分別發表致辭,會議旨在構建高水平跨學科協作平臺,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的雙向賦能。會議期間,顧銳教授領銜的脊柱外科團隊尹飛教授、張伯寅教授、柳萬國教授、鄒云龍 主治醫師以及康復科許卓教授共六名專家通過多維度學術展示,彰顯醫院在脊柱脊髓疾病診療領域的創新實力。 顧銳教授代表吉林省脊髓損傷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做大會報告,題目為“跨學科協同創新賦能脊柱脊髓疾病精準診療”,重點展示全省在脊髓損傷研究領域的最新突破。報告系統闡述多學科融合對技術革新的突破性作用:通過解剖學與臨床醫學協同優化術式設計提升治療精準度,依托組織工程與醫用高分子材料聯合攻關實現脊髓再生修復關鍵技術創新,運用人工智能深度賦能診療決策系統智能化升級。該研究體系構建起貫通“基礎研發-臨床轉化-國際協作”的創新鏈條,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集群,其中脊髓損傷病理機制研究和新型生物支架材料等臨床轉化成果,為脊柱脊髓疾病治療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報告中所展示的脊髓損傷基礎研究及臨床轉化成果獲得與會專家一致認可,認為其創新路徑對我國脊髓損傷疾病修復技術研究領域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戴建武以“脊髓損傷再生修復研究二十二年”為題,全景式呈現團隊在脊髓微環境調控、單細胞圖譜構建、NeuroRegen?支架研發等領域的重大突破。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馮世慶教授則從新醫科視角,系統論述多學科交叉推動神經再生研究的實踐路徑。會議特別設立四大專題論壇,聚焦脊髓發育機制、再生修復技術、神經調控策略及臨床康復研究,來自全國頂尖科研團隊的專家學者開展深度研討。 第四屆脊髓損傷再生修復研討會匯聚國內脊髓損傷領域權威研究團隊與專家學者,通過搭建跨學科協作平臺,不僅深化了脊髓損傷病理機制與再生醫學的關聯性研究,更推動了生物材料、神經調控等前沿技術的臨床轉化潛力。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